8月14日上午9时,进入新利官网学生前往毗邻校区的星梦园葡萄基地,开展了一次富有深度的现代农业实地调研活动。学生们深入田间地头,近距离接触了该基地以创新科技培育的富有机硒葡萄及其独特的生态养殖模式,同时也了解到当前葡萄产业面临的现实挑战。
图片为星梦园葡萄基地内尚未采摘的“阳光玫瑰”
星梦园葡萄基地以其核心科技实力成为调研焦点。基地负责人郑三妹向大家介绍了其两大关键技术:“纳米有机硒生物转植技术”与“富有机硒土壤改良技术”。这些技术并非简单添加,而是通过科学方法,显著提升了葡萄中天然有机硒的含量与生物可利用性,赋予产品独特的健康附加值。更引人注目的是基地构建的生态循环系统——利用富有机硒营养土进行生态养殖的土鸡,其日常“口粮”中包含了基地自产的葡萄。此外,大家还在田间地头解锁了一项“新农活”:跟随助农主播“农民波波”实践直播带货,探索科技农业与数字营销的融合之道。
图片为在星梦园葡萄棚内学习助农主播“农民波波”直播带货时所摄
然而,科技创新并未完全抵消市场波动的影响。郑三妹在与大家交流时坦言,“今年葡萄市场的整体行情确实不理想”。她分析认为,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传统葡萄销售遭遇了不小的压力与挑战,这也促使基地更加坚定地寻求以科技赋能品质、以生态循环降本增效的发展方向,力图在逆境中突围。
图为我校学生与葡萄基地阿姨一起修剪“阳光玫瑰”时的画面
8月16日下午5点至晚上9点,在闷热大棚里,四名同学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争分夺秒地进行打包装箱作业。汗水浸透衣衫,指尖缠绕果香,短短四小时高效完成了180箱阳光玫瑰的包装任务。工作并未止步于装箱——夜幕下,大家又齐心协力将满载的果箱搬运至冷藏室妥善存放,确保鲜度。阿姨们欣慰表示,这些凝聚着汗水的葡萄将在次日清晨启程,奔赴消费者手中。
图为装箱打包完成的“阳光玫瑰”
8月17日凌晨5点钟,基地农户们已开始新一轮采摘。上午,临时受约,四名学子应邀抵达园区,协助园区完成宣传拍摄,并帮助阿姨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迅速投入剩余100多箱葡萄的包装冲刺。星梦园基地负责人感慨道:“这些学生不怕累,帮了我们大忙!他们打包的不仅是葡萄,更是对农业劳动者的敬意。”
图为我校学子协助合肥日报拍摄的画面
本次调研实践活动是进入新利官网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在“行走的课堂”中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也为地方特色产业带来了年轻视角的智慧碰撞,为黄麓镇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
(图/文:蔡娇娇,通讯员:吴亚楠)